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基层的猫腻(2/6)
翼的说道:“前段时间,咱们市的贴吧有人曝光了一件事,说是白山县那边的交警大队,有个交警查到了他们县里检察院的检察长酒驾,结果不到三天,人就被调到偏远的地方守水库去了。”“胡闹!”沈青云眉头皱了皱,沉声说道:“这件事是真的?”“应该是。”孟大鹏点点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主要那个同志的口碑不是很好,平时在交警队也属于那种喜欢高高在上跟人打交道的性格。”“怎么回事?”沈青云好奇的问。很显然,孟大鹏是经过调查才对自己汇报这件事的。“开始的时候,是有人在网上看到帖子,报告给我的。”孟大鹏对沈青云解释道:“我派人去查了一下,发现这个同志平时工作当中也有很多问题,比如遇到一些违法行为,明明可以罚款两百,他偏偏要罚款两千。说白了,就是总喜欢跟老百姓摆出高高在上的模样,听说他还拍了不少视频发到网上。”听到这里,沈青云大概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想了想。他对孟大鹏说道:“既然这样,那这个同志就不要去一线执勤了。”顿了顿。沈青云又说道:“不过那个酒驾的检察长不能放过。”“啊?”听到沈青云的话,孟大鹏一愣神,没想到沈青云竟然真的打算出面干涉这件事。“你打声招呼给市检察院。”沈青云淡淡地说道:“这个检察长既然违纪了,就要追究他的责任,检察院如果内部处理不了,那就别怪我不客气,直接找市纪委了。”“好的。”孟大鹏连忙点头答应下来。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沈青云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他讨厌那些网络上的键盘侠,但是更讨厌手中有点权力就对老百姓耀武扬威的干部们。但沈青云也没有办法,基层这种弯弯绕绕,实在是太多了。以前,人们习惯将涉黑保护伞当成是个人行为,多年来的反腐斗争,也都聚焦于个人,尤其是关键群体的反腐。但沈青云很清楚,如今的黑恶势力保护伞,某种程度上更多是制度性产物。一打一大片,恰恰是我们现在制度化治理水平提高了,低级官员和单个人做不成了,所以会有位高权重者被称为保护伞。反腐败理论里,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公式:腐败行为等于腐败动机加腐败条件。这里的腐败条件,就是人们常说的制度的空子。为了堵住原有的制度漏洞,人们会设计出更加复杂、更具制衡的制度出来。制度更完善了,怎么还会有保护呢?这是因为,单个官员的可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