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大方的白熊(4k)(1/6)
这位来自三角公司,通晓技术和多国外语的多面手,此时心情极为畅快,这里的每一个人,可都是这架飞机的潜在客户。
哪怕是他和他的同事已经轮流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天,为无数的人介绍了这架飞机,每天都口干舌燥,但是他的情绪却非常高涨。
可能唯一的例外就是这些来自白熊的人,他很清楚,就算只是为了脸面,白熊也不可能对这架飞机有任何兴趣。他们宁愿用轰炸机改客机,也没有任何拉下脸来用这架飞机的可能性。
冷战就是这么残酷,不近人情。
本来以为自己暂时可以休息一下的他,没想到却听见了白熊技术人员对这架飞机并不客观公正的评价,甚至还有些傲慢无知,那么大的一片备份仪表你看不见?虽然这些备份并不处于最好的区域,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对于这位三角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他非常有礼貌的向对方解释了一遍,并且伸手指出了这些备份仪表所在的位置。这要感谢东方同事,他们保持了一种看起来很矛盾但是却很坚持的习惯——激进中带着保守。
三人制座舱?人太多了,两人就够,我们有足够的自动化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要用全玻璃座舱?没问题,但是机械或高可靠备份得留下。哪怕增加一点成本也在所不惜。
三人改两人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至少空间上,让这些仪表布置起来不再捉襟见肘。
事实是最好的武器,在高卢人的手指之下,大白熊们不得不承认,对方是对的,他们的确是在安全方面考虑很多,而己方的评价有些有失偏颇。
虽然从这个驾驶舱模型来看,还看不出更多的指标,例如油耗、飞行性能等等,但是这个座舱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先声夺人。
利用跨代的玻璃驾驶舱布局,这种直观的科技进步和未来风格,直接强横野蛮的闯进了每一个对支线客机有兴趣的人心里。
虽然人们嘴上不说,但是在心里,不少人都浮起了“老大哥的飞机好像不如这个”的想法。
买是不可能买的,现在也没法买,但是这并不耽误参展的人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向展台的两国工作人员索要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