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历史军事> 大魏风华> 第九章 真值(2/3)

第九章 真值(2/3)

笔,轻描淡写地用些字画出了这片风景。但如此笔力...一片沉默重,老者顿了顿,才继续念了下去:“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用上了读书人惯用的抑扬顿挫,再加上老者熟知词作韵律,诵念之下,便扬起了些词作本身自带的轻柔舒缓味道。其实词作到了这里,笔力意境高低也多少能看个七七八八了,单论写景描人述物,这寥寥几句实在是能让在场众人难以望其项背。然后便是最后一句:“佳人相见一千年。”从写景到相思,往日看起来矫情刻意的词作,却一点也没有矫揉造作的味道,端午时节的风物,水边相约的两人,几乎写得入木三分。老者的声音落下,台下却久久无人说话,都沉默在这份笔力和意境里。词...还能这样写?“好词啊...”素以严厉出名的大儒点点头,“可评上佳。”“仅仅上佳?”“终究是诗会,若点一词作为魁首,怕是不能服众,”大儒抚了抚胡须,“而且此词究竟出自谁手还难说。”“的确,”老者笑道,“不过此词一出,今后诗会情形如何,就难说了。”最后一句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片刻沉默过后,台下的士子们爆发了。“这词...出自何人之手?绝不可能是那杨岢所写!南唐百年来,从未听说这等笔力,这...这是哪位大家?”“姓杨的!实话交代,这词你从何而来?”“此人端的无耻!借他人词作,扬自己才名,还故意挑在此时拿出手,莫非是故意羞辱我等?!”乱糟糟的一片,突兀里又多出一道声音:“水月姑娘邀杨公子后台一叙!”一时间能杀人的目光堆到了一起,从一开始就有些发愣的杨岢身子抖了抖,额头上的汗已经快连成了线。天可怜见...他不会写诗,赏析的水平也就那样,只觉得这词好,那暗巷里的人果然没骗自己,但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好到这种地步!但感受到那些往日看不起他的士子们恼羞成怒的情绪,看到水月姑娘挑起轻纱偷偷往这边看过来,他脸上泛起些潮红,挺了挺胸膛,大步走了过去。这一百两,真值!......“门关好了吗?”“关好了。”“窗户呢?”“插销顶上了。”“我回来的时候绕了些路,应该没人跟得上来,”顾怀死死揪着自己的衣襟,冲着小侍女使了个眼色,“以防万一...把窗帘也拉上,免得光透出去。”等到神色有些鬼鬼祟祟的两人终于完成了准备工作,顾怀有些紧张地松开手,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