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3/4)
皱眉,片刻后反应过来,“看来你确实知道陛下的情况了。”“在蜀地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给我写了一封信,”顾怀说,“但今天确实亲眼看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听赵轩说除了几个近侍,消息应该还没传出去。”“这种事怎么可能一直瞒下去?尤其是一个时常需要上朝的天子,事实上前些日子陛下晕过去那一次,就有很多人都猜到了,这段时间的朝廷,暗流涌动。”他摇摇头:“你也知道,陛下没有子嗣,所以很多人下意识想把那位‘前太子’迎回来,如果我没猜错,说不定已经有人接触过了。”“不可能,”顾怀思索片刻,“我在他的王府外面安排了很多锦衣卫,还在城外屯了兵,这样他们都能动心思?”“你低估了人心。”难怪赵轩那么笃定他一驾崩太子可以板上钉钉地回京继位...而且还不能说那些接触太子的官员是错的,毕竟国无储君,天子一旦驾崩,除了太子还能是谁?“这个问题我来解决,”顾怀说,“但京城这边会出大问题,你告老之后,没人能压得住朝堂上的风波。”张怀仁死后,杨溥几乎横压了整个朝堂,这也是这两年大魏能集中精力恢复地方秩序,安定人心的主要原因,如果杨溥告老,不知道会窜出来些什么妖魔鬼怪,因为如今的朝堂实在无人可以接替杨溥的权柄。大魏人才凋零的现象在这一刻无比现实,无论是官吏还是武将,这两年除了横空出世一个顾怀,整个大魏再无那种承接气象的人。“我知道,虽然告老的奏折会递上去,但无论是陛下还是朝堂百官都不会同意的,只可能是你到了河北,改幕府为王府,我才有告老的可能,朝堂我还能镇压一段时间,但若是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什么大的变故...”他和顾怀对视,明明顾怀什么都没说,他却好像什么都知道了一样:“...那就无力回天了。”“...”顾怀沉默片刻,“赵轩撑不了多久了,或者说,随时可能驾崩。”在自己儿子嘴里得到这个准确无比的答案,在今日朝堂上那封荒唐的旨意宣布时就猜到了些什么的杨溥背更佝偻了些,他停下了笔,怔怔地看着那墨迹还没干的宣纸,叹息道:“天亡大魏...”他转向顾怀:“你准备怎么办?”既是在问你准备怎么办,也是在问那位陛下和你到底打算做些什么。很显然,杨溥没能战胜自己的好奇心,或者说,责任心。这一次的沉默来得尤其久,虽然顾怀在进入杨府之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