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要做一个有为的昏君!(5/8)
“又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陛下为储君之时,便已经为天下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臣子有功当赏。”
“陛下有大功于大明江山社稷,自然也该赏。”
“兴建宫殿,便是陛下给自己的奖赏。”
“若是臣子建功而不赏,那臣子便不会为国效力,为陛下效忠。”
“若是陛下有大功却不赏自身,那陛下才会真正懈怠,不想理政,这才是臣妾的罪过。”
“陛下得了奖赏,自然就更愿意好生努力,善待百姓,治理好天下。”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
说白了,学生读书是为了考一个大学,好一份工作,这是他努力读书的报酬。
打工人努力工作,是为了赚钱养家,为了升职加薪。
老板努力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生活。
问题来了,皇帝勤政爱民,好生治理国家,又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没有报酬,就为了一个身后的虚名,又有几个人愿意让自己一辈子吃苦受累,一辈子拒绝享受的?
这从根本上就是反人性的!
但那些以道德卫士自居的士大夫们可不管这些。
反正你皇帝就是不能享受,就是要日夜勤政。
什么报酬?
什么犒赏?
整个天下都是是你皇家的,你还要什么犒赏?
却不知天下是虚的,享受才是实的。
皇帝也是人,也和常人一样,想享受生活,而不是被逼着做牛做马的批阅奏章,日夜加班加点的工作。
士大夫们管得越严,皇帝自然越反感。
以至于大明后来出现了几十年不上朝,不理政,直接“旷工”不干活的万历皇帝。
还不就是被那群动不动就对皇帝进行“道德绑架”的士大夫们给逼的吗?
顾盼君小小年龄,能说出这样的道理,倒是让朱允熥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可不是光读书就行的。
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却依然不明白这类十分浅显的道理。
原因是书上并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