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法书象地,法伞象天(1/6)
次年秋。
又是阴雨缠绵的天气,山海茫茫都不见。
他在炼一把伞。
炼书是机缘巧合,福随心至,妙手偶得,炼伞则是早有谋划,是在第一次仓促渡劫后回了山,他就在想自己的渡劫护身之宝该是什么样子的。
雷霆是天地灵枢,既有催发生机的无上造化,也有殄灭消解的杀伐之意。洗丹劫雷更是如此,劫雷生机澎拜,杀机也是尤为深重。
劫雷,劫字当先,降世之后是奔着裂解金丹去的,这是天地灵气循环往复的一环,是和生老病死一样的天地伦常。修行人要改命延寿,这就是逆水行舟,窃夺造化,便要历经天地的考验。
所以金丹得先抗住了雷霆中的殄灭杀伐之意,然后才能说去享有雷霆中的无上造化,使得金丹进一步圆满无暇。
人向来是聪明的,金丹是大道根基,何等珍贵,自然要小心呵护,万般保全,能不冒险,就不冒险,所以便想了个法子——炼制专门的渡劫之宝。
劫雷落下,先让渡劫之宝扛一扛那骇人的威势,那要殄灭一切的杀伐之意。不必完全截拦,或是分流,让金丹与渡劫之宝一同浴雷;或是分个先后,渡劫之宝扛着前面,金丹来渡后面。
至于渡劫之宝要分流多少,或者说要先扛多久,那自然是要根据金丹的品质来。只要金丹能扛得过,那在不裂解的前提下,那自然是受雷越多越好。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话对金丹也是一样。
金丹是大道根基,是法力源泉,也是可以祭出来对敌的宝物,或是掷击,或是化作法相,如果自身不够坚实,那何谈对敌?
雷霆洗丹便好似锤击煅兵,是去芜强身之法,但是过犹不及,需要渡劫人把握这个度。
程心瞻第一次渡雷劫时,因为来的突然,金丹才缔结不久,所以当时他挨了两道劫雷后,意识到不对,为了保险起见,不是看金丹能受多少雷,而是把身上的法宝统统祭出去分流雷霆,法宝实在扛不住了,那剩下的雷霆才浇到金丹上。
最后,也是手段尽出,飞剑、法剑、符箓、化身,甚至肉身,统统去分雷,这才勉强度过。而饱饮雷霆,这也让他的这些法宝化身数年动弹不得。
程心瞻自然要吸取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