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其他类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103 小国的战略威慑力,提前准备好等榜一大哥上门(2/15)

103 小国的战略威慑力,提前准备好等榜一大哥上门(2/15)

 在五十年代战术导弹尚未发展起来时,就提出这种想法的,绝对是疯子!

    时代的疯子!

    “这种射程其实很尴尬。根据我的了解,火箭炮最大的威力在于短时间提供凶猛火力,对目标区域进行饱和式覆盖打击……陆战部队师级单位进攻纵深大约在30公里……”

    谢威故意留下了破绽。

    一战时期,师级部队进攻纵深为2~4公里。

    二战时期,进攻纵深扩大到12~18公里。

    经过几十年发展,到了现在,全世界师级部队的进攻纵深达到了30~60公里。

    部队在战场上的进攻纵深,是由支援火炮射程、部队机动装备等决定的。

    等进入21世纪初期,技术飞快发展,大量战术导弹跟性能更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投入现役,合成旅开始取代传统陆军编制。

    师级部队进攻纵深就已经扩大大了70~120公里,任务纵深提升到700公里,战略纵深更是超过1000公里……

    相对造价高昂的导弹,火箭炮在精度提升、战斗部爆炸范围更广后,才开始有市场。

    方鹏举提前了半个世纪想要搞这么远射程的火箭炮。

    技术储备不足。

    配套跟不上。

    甚至部队的发展都达不到。

    合成部队尚未出现,集团军的进攻纵深也用不上如此远射程的火箭炮啊。

    “目前是这样。随着技术发展,高科技装备不断投入战争,未来战争势态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导弹成本太高,没法从远程覆盖敌人炮兵阵地。”

    方鹏举反驳着谢威。

    谢威能联想到部队需求跟自己讨论火箭炮的用途,让方鹏举很是意外。

    没有因为谢威年轻就轻视他,而是有理有据地辩解。

    “方主任,您的想法没错。您可能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在未来战场上,还会是单纯的陆军跟陆军交锋吗?”

    “不会!我研究过,抗美援朝时战争势态跟二战就有些不一样了。靠近海边,甚至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不过海空军跟炮兵部队一样,是用于战斗支援的……”

    方鹏举摇头。

    一脸疑惑地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