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其他类型> 文豪1983> 第98章 外战内行,内战内行(1/5)

第98章 外战内行,内战内行(1/5)

    巴老的发言引起了一些争论。作家到底是为啥伟大的?全靠自己吗?从前大家认为,只要你外战厉害,能在外国刷名气,那你就是国际作家,大家都沾了你的光;现在巴老的话表明,事情是反着来的,是作家们沾了国家的光。巴老是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的获得者,意大利国际但丁奖,美国文学艺术学院的外籍院士……他竟然主动说,别人认的不是他的,而是认的中国人。他是中国海外形象的受益者。《人民文学》的编辑部里面,王濛要求大家来探讨巴老的话。一些人持赞同意见:“姜还是老的辣!这个巴老啊,岁数大了之后,还是有一些真知灼见的。”有的人反对:“他只是自谦而已,那你说为什么不是其他人拿那些奖项?为什么不是冰心,蒋海澄?他首先做到了中国的顶尖作家,然后才有了其他!”更多的人认为兼而有之。巴老在国际上有名气,既是因为个人能力,也是因为国家的复兴。作家这个行当太玄了,让你上,你就能上;不给你机会,你也甭想出头。每年的短篇奖评选名单有有争议,这种事儿连初出茅庐的余切当时都发现了:分果子。打仗就选军旅文学,改革就有厂长文学,一些文学就是传话筒……就连矛盾文学奖也有争议。但是,尽管当时有争议;时间一久了,争议就消散了。拿奖的真就镀上了一层金,没拿的从此就落后了。很少有那种比同时代作家明显超出的人,非他不可。不,还是有的。王濛接下来说:“这么说来,余切还真和以前的作家不一样。他那些在国外获奖的,几乎都是以外语撰写的。他这种又怎么算?”会上一时陷入到了沉默。是啊,勋章和勋章之间,亦有区别。如果巴老是凭借“中国知名作家”的名头,而受到了些许优待。那么余切如何评价呢?他岂不是比巴老更厉害了!这是一个相当狂妄的想法,但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推断出这个结论的时候,竟然不觉得过分。“他肯定是个中国作家!”编辑部有个叫朱炜的编辑说。“至于谁成全谁?我认为不需要议论的太清楚,就算余切写的是外国,但他创作源头是国内,他也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另有一个副主编开始总结:“现在美国大热的《地铁》,不就是来自于中国的大三线建设嘛!余切写的《狩猎愉快》,也像是东方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故事,加了个狐狸妖怪的表皮……余切始终是一个中国作家!”王濛要的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