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科场疑云(3/7)
是授人以柄?这种瓜田李下的事,躲都来不及,你怎的还往自己身上揽?倘若科考放榜后,有人不服名次,怕不是要将你戳成个靶子。纵是清白的,也得被人泼上污水!
这种事老夫见得多了,那些没真才实学的,偏要叫嚷着科举不公、有黑幕。到时候千夫所指,你如何招架?”
孔尚虽身为长公主一党,从前也参与过算计杨炯的事,但如今杨炯已是大华柱石,又曾是自己的学生,这等利害干系,却是不能不直言相劝。
洪必大亦点头附和:“孔大人说得是。老夫本就是暂代皮卞大人充任副主考,查案审案是本职所在。但科举乃国之根本,若依你所言,以军帐作号舍、兵卒做巡考,日后难免落人口实。依老夫之见,不如如实告知举子,推迟开考,待查明真相再做计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炯望着焦黑一片的庚字院,忽而长叹一声:“二位久居高位,怕是已不记得民间疾苦了。”
“你这话是何意?” 孔尚语气骤然冷了下来。
杨炯轻嗤一声,直言道:“如今国人来长安,嘴上常挂两句‘长安好风光’‘长安大不易’。
此次科举,举子来自五湖四海,最远的从岭南跋山涉水而来。长安物价如何,二位大人怕是早已没了体察。毕竟我朝厚待士大夫,可这些寒门子弟呢?多住一日,便要多耗三两银子。洪大人,你能保准短时间内查个水落石出?叫学子们干等,喝西北风么?”
“休要危言耸听!” 孔尚冷笑,“一日三两银子?当学子都是挥金如土的纨绔?寻常人一日两餐简食,三十文足够,租间便宜民房也不过五十文,何曾需要这许多?”
“孔夫子啊孔夫子!” 杨炯摇头叹道,“你真该去市井里走走了!物价哪是一成不变的?此次科考乃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数千举子涌入长安,百姓岂会错过这生财之机?
如今最便宜的民房都要一百五十文一日,还得靠抢;吃碗馄饨竟要二十文,即便如此,铺子里仍是人满为患。你可知道,多少寒门子弟只能买床铺盖,在西园或者桥洞凑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