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历史军事> 晋庭汉裔> 第十九章 邺城变局(2/6)

第十九章 邺城变局(2/6)

点,那还不如一个简单的战术。

    而现在看来,河间王已经表现出了这样一种果决狠辣,哪怕残忍,却威慑力十足。齐王在这方面远不是他的对手,哪怕自己恢复兵权,仓促之间分领一军,恐怕也不见得能挡得住。

    那自己所属的长沙王一派,该在这场战争中何去何从呢?刘羡从中反复推演。

    最理想的情况是,帮助齐王打赢这场战争,并在战胜后,换取到长沙王移镇关中的机会。自己回到关中,也有更好的机会南下巴蜀。

    可若齐王败了,又该如何呢?转投河间王?这是绝不可能的。先不说他与刘羡作风不和,就单从政治上而言,河间王作为宗室旁支,断然容不下身为武帝之子的长沙王。

    故而全盘考虑之下,一旦齐王失势,司马乂仅剩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退回河北,再和成都王联盟。且想要击败河间王,成都王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接下来的行县,到邺城再次重申与成都王的盟约,就变得极有必要了。

    刘羡在离开新安后,到河阴稍作停留,向司马乂写信提及此事。司马乂也深觉有理,当即派人给刘羡送来了一些礼品,用马车载着,托刘羡带给司马颖,并附上一封问候的信件,重点回忆了今年上半年的征战,述说两人的兄弟之情,并向程太妃问好。

    刘羡接到礼品,再渡河往北的时候,差不多是十月下旬的事情。

    他经过河阳、温县,一路往东北走,都是自己上半年来时的路。勤王会战中的种种经历,如今还历历在目。路过汲县与黄桥时,更是可见,当时为了纪念双方阵亡将士所插的柳枝,如今多半成了一片初见规模的柳林。

    因为初冬的缘故,柳叶大多凋谢了,但看到这片柳林基本已有六七尺高,同时柳枝飘飘,依然能够煽动起追思的情绪,让人回想起半年前的金戈铁马。

    老实说,在刘羡的军旅生涯里,这半年的战事还是非常愉快的。几乎没有什么波澜,顺理成章地就取得了胜利。不过当回看这一片茫茫多延伸到天际的墓碑时,他却记不得这种取胜的快乐,感到更多的还是生命脆弱的悲伤。

    他想:若是能让这人世永无战争,其实是什么人做皇帝,倒也真无关紧要。

    但这就是人世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