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密诏风波(1/6)
这篇表文是由一名无名小卒送到的。在抵达洛阳后,这名小卒直奔铜驼街司马门前,高呼“河间王殿下上表弹劾大司马”,在宫卫们还没来得及做反应前,他周围便聚拢了大量看热闹人群,但见他高举黄帛,再度呼号道:“大司马不臣,勤王志士当深思!”
而在看守宫门的卫毅到来时,他又道:“当以我血荐此书!”竟抽剑自刎,血溅当场,在场民众无不骇然,继而对表文的弹劾内容议论纷纷。
于是数日之内,这篇河间王的弹劾表文便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司马冏本来还有将此事打压下去的念头,至此也不可能了。为表毫无私心,他只能将此表文的内容公之于众,抄阅各府,并令朝廷百官,于今晚尽入大司马府议论此事。
司隶府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刘羡第一时间就拿到了表文,与众幕僚展卷细读。
此篇表文名为司马颙上表,实则由李含主笔,内容如下:
“王室多故,祸难罔已。大司马冏虽唱义有兴复皇位之功,而定都邑,克宁社稷,实成都王、长沙王勋力也。而冏不能固守臣节,实协异望。在许昌营有东西掖门,官置治书侍御史,长史、司马直立左右,如侍臣之仪。京城大清,篡逆诛夷,而率百万之众来绕洛城。阻兵经年,不一朝觐,百官拜伏,晏然南面。坏乐官市署,用自增广。辄取武库秘杖,严列不解。”
这是表文的第一段,李含开宗明义,矛头直指司马冏。声称司马冏在勤王之役上,并无功劳,不过是靠得司马颖等人的战功,才侥幸辅政。这是从执政合法性上否定了司马冏,然后便一一列举他的逾礼越矩之处,表明其不是良臣贤辅。
“故东莱王蕤知其逆节,表陈事状,而见诬陷,加罪黜徙。以树私党,僭立官属。幸妻嬖妾,名号比之中宫。沈湎酒色,不恤群黎。董艾放纵,无所畏忌,中丞按奏,而取退免。张伟惚恫,拥停诏可,葛旟小竖,维持国命。操弄王爵,货赂公行。群奸聚党,擅断杀生。密署腹心,实为货谋。斥罪忠良,伺窥神器。”
到了第二段,李含则是直接从行为不端,开始指责齐王府罪行。控诉司马冏冤杀兄弟,纵情酒色,治国无方,任用种种小人。眼下的朝堂,可谓是“群奸聚党”“斥罪忠良”,司马冏更有“伺窥神器”的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