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历史军事> 虎贲郎> 第465章 无益之战(1/4)

第465章 无益之战(1/4)

    入夜,射犬城。文丑坐在火塘前静静等候,没有前部督度沮授的命令,文丑根本无法调动军队去袭击即将乘夜渡河的赵云。比起颜良,文丑的出身更低。说他是前锋大将,不如说是前锋斗将、牙将。除了亲兵外,文丑对其他吏士缺乏影响力。因为这不是什么冀州常备兵,对广大的河北兵吏士来说,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他们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县里、乡里或庄园里,文丑固然勇冠三军,却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就算立功,军功登记、考核,也不是文丑能插手、做主管理的。而河北兵各部中,不管是部曲,还是编户征兵……其实普通士兵的功勋赏赐,也一直很成问题。简单来说,部曲士兵临阵斩获,都是记录在主家身上的,主家获得赏赐后,再决定怎么犒赏这些部曲。编户征兵就更简单了,他们的头目、县吏就要吃掉一茬。除非你的功勋特别的显目,大到了其他人无法抢夺的地步,各种赏赐才能直接作用你本身。因此河北的军制,既不像袁术那里那么疯癫,多少还保持着秦汉征兵特色。结果就是军队依旧被大姓把持,如文丑这样以军功升上来的寒门武将,只能沦为专职的斗将、冲阵之将。也就临阵之际,还能有一定的战术指挥权。其他时候,文丑麾下的军吏也是敷衍行事,不会听从文丑擅自发布的军令。全军的真正指挥权,一直留在前部都督沮授这里。沮授虽然不在文丑军中,却牢牢抓着文丑的军权。文丑固然是袁绍的爱将,越是信赖文丑,那文丑就被传统大姓防备、压制的越狠。因此,文丑也只能在正常军令授权范围内行动。这种压制也是不断发展、妥协而来的,河北这么大基业,军权这种关乎生死的大事,自然反复争夺、倾轧,才勉强维持了目前的均衡。尤其是袁熙、高干被赵基全歼、俘虏,另一个寒门骁将牵招也被赵基歼灭俘虏后,袁绍自身掌握的军权份额,实际上是下降了的。文丑就相当于袁绍培养的军权抓手,文丑也乐意为这样的出头机会而拼命。袁绍还会给他一个出头的机会,河北大姓们恨不得世卿世禄,卿将一体。放任文丑这类寒门武将出头,已经算是很大的让步了。毕竟文丑这样掌权的寒门武将多了,是真有可能配合袁绍,抄灭河北大姓的。“将军,焦将军、马校尉已到城外。”亲兵来报,文丑起身抄起头盔,戴在头上:“我去迎接,立刻备酒宴招待。”“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