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海州遭难(2/5)
永徽帝眉头猛地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厌烦与冷意。
“宣!”
沉重的殿门开启,太子疾步而入。
他甫一入内,便撩袍跪倒在地。
“父皇,儿臣有罪!”
“竟让窦纶此等狼心狗肺之徒窃据青州要职,酿成如此塌天大祸!”
“儿臣愧对父皇信任,愧对朝廷,愧对青州军民!”
“请父皇重重责罚!”
他重重叩首,姿态放得极低。
永徽帝冷冷地看着跪伏在地的儿子“你一句识人不明,就能抵得过青州马政根基动摇?”
“窦纶是你举荐的,是你的人!他所作所为,你就真的一无所知?”
太子身体微微一颤,“父皇明鉴,儿臣举荐窦纶,只因他早年曾随军历练,略通军务,儿臣万万没想到他竟如此胆大包天,丧心病狂!”
“儿臣若有半分指使或纵容,愿受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当然知道这背后极有可能是许琅的手笔,但此刻绝不能辩解。
辩解就意味着心虚,意味着与窦纶脱不开干系。
只能认下这失察之罪,以退为进!
他抬起头,再度说道:“父皇,儿臣痛定思痛,深感窦纶之祸,根源在于青州远离中枢,鞭长莫及!”
“许国公虽功勋卓著,然青州叛乱早已平定,国公坐镇青州,手握重兵,又总揽民政军务,此非长久之计啊!”
他话锋一转,“儿臣斗胆恳请父皇,速召许国公回京述职!”
“一则,青州马场剧变,国公身为镇守,无论功过皆需当面向父皇陈情;二则,国公劳苦功高,久在边陲也该回京休沐了。”
“若国公眷恋青州权柄,执意不回...”
太子没有说完,但话语中的威胁之意已昭然若揭
若许琅执意不回就是拥兵自重,心有异志!
届时,他就有的是文章可做。
永徽帝的瞳孔猛地收缩,他盯着太子,眼神变幻莫测。
许琅在青州如同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让他寝食难安。
召回京都,置于眼皮底下,削其羽翼,分其权柄,自然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