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明光(2/3)
植成本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价格,很多民夫都选择毁农种桑,或者抛荒打工,过着拿银子买粮的生活。古代的粮食产区,从江南转移到湖广,就是因为江南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愿意种粮食,而是种桑养蚕。现在的大成,也是如此。原本粮食其实是足够所有人吃的,但在外来贸易冲击下,大地主们纷纷让佃户改种经济作物,换取更高的收益,参与到世界贸易中去。他们正在缓慢地向土地种植园主转变。但是,战争来了。经济作物,要改回来,损失巨大,而且桑田和农田,是截然不同的。中间要经过很长时间。…………一处凉亭中,刘建与两个幕僚对坐。“现在的朝廷体系,太迟缓了,管得太松,效率太低。”“他们不敢发动百姓,惟恐百姓真正掌握力量,他们只愿意让地主和官员兴办团练,对抗西人。”“粮食不够,但其实如果将全国之粮食集中起来,公正分配,足够全国人吃上五年。五年的时间,足够农业调整完毕,实现粮食够吃。”两个幕僚你一言我一语,总之一句话:这届朝廷不行,要换换。到底该怎么换?两个幕僚就不行了。挑毛病容易,但打造解决毛病的新体系就太难了。农民起义那么多次,没有一次能解决封建顽疾。最后还是从外面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让封闭的系统,得到新生。而此时,也是这样。刘建见识过民国时代,知道那里的人最后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最坚决,最能吃苦,最能战斗的人,才有最高的效率,解决这个问题。”他直接说道。两天后,光明司下面,多出一个明光会的组织。取“明日之光”的意思。明光会入会标准,只收最贫寒者,吃苦最多者,个个都是苦大仇深,诉苦会上可以说到昏厥的那种。这样的人,再加上三两银子一颗的转生丸,来世只记得前世一个名字的效果,就足以做出任何惊天动地的事。明光军成立。成立后,并没有遭受朝廷的打击,因为他们是上战场打击敌人的。而他们并没有四处逃窜,而是在敌人的威胁之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官府。明光军这种做法,给朝廷带来了屏障。同时也让西人联军看到希望。…………“哈哈,果然如此,他们的农民起义出现了!”联军司令欣喜若狂。“是啊,他们主张一切共有,粮食共同吃,衣服共同穿,这就是典型的农民起义。”参谋长跟着道。这些人压根不知道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庞然大物。那是不可描述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