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小说> 玄幻魔法> 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 第三百七十二章 认知五段论(1/3)

第三百七十二章 认知五段论(1/3)

    正厅礼拜堂,教会建筑最为重要、神圣的核心。不过平时很少有人来这,入秋后就更少了。和其它同类一样,在设计上用大片彩绘拼接玻璃取代实墙,后果就是保暖效果直线下降。如果在慰藉港以北地界,现在还不点起大量火盆的话,寒冷很快就会赶走哪怕最虔诚的信徒。即使在南方,湿冷天气也不是好受的。考虑到本来也没什么信徒问讯前来朝圣,院内寥寥十几二十个要参加晨祷的人缩在祷告室即可,于是启用正厅的议程就此搁浅。外加普里耶尔领压根没有玻璃匠,修缮工作一拖再拖,终于排到了工作列表最下方,无人问津。修士们略做打扫,清理地面、收拾完大片书籍残骸后,便重新钉上了正门,副楼相通的小门也上了锁。他们对这有种本能的畏惧,夜巡途中也会下意识地快步走过,不愿多做停留,甚至有意视而不见、避免谈论,像是害怕惊醒了什么无法言述的存在。警惕心就是那么神奇的东西,哪怕没有任何实际证据,也会唤醒求生本能,驱使着人做出不理智但正确的决定。然而克拉夫特又回到了这里,回到最后一次感受到那东西的地方。别问怎么进来的,他是院长,有修道院所有钥匙,除了开天国大门要跟上面打个商量,其余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他重温着那个被打扰的夜晚,那些发现它蛛丝马迹的地方,尝试找回彼时的感受。包括曾一度看到的文字,藏在走廊顶部云彩纹样里,它离开后便再也无法第二次读出。无论怎么调整视角、模仿绘制,甚至使用精神感官全景扫描,那就是些普通的图形,无非是画得稍微奇怪了些,完全找不到多余信息。如同一些经典错觉图形,既上又下的楼梯、拥有三个直角的三角形之类,初看毫无问题,如果得到提示,就会发生颠覆性改变,在同样的图像里看到了另一种、乃至完全相反的东西。错觉图像的原理在于,利用了人脑处理习惯,误导大脑把二维图像当做三维透视景象解读,但又在二维图像的关键点引入误导信息,像火车换轨扳手,时而把大脑引向一种解读、时而又引向另一种解读。用错觉图像的原理解释“它”或许不准确,但的确方便了理解。简单来说,从更高维的角度,不能大幅改变信息本身,但能影响认知方式。它不是一段单纯的知识,比如要在哪才能找到什么、要怎么看才会看到什么,而是某种更高层面降下的“认知”。克拉夫特在书本环绕间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